•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发布会—以人民为中心做好首都民政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8年1月17日(周三)上午10:00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55号,新闻出版大厦9层),召开“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发布会—以人民为中心做好首都民政工作新闻发布会。届时,市民政局有关领导将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出版大厦9层

李红兵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记者

更新时间:2018-01-17 11:16:14
  • [主持人]2018-01-17 10:15:45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发布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了帮助各位记者朋友更好地了解北京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首都民政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有请李副局长来做介绍。

  • [李红兵]2018-01-17 10:17:49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按照刚才所讲的,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作为政府在民生,尤其兜底线和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层面所做的内容跟大家做一个通报和沟通。民生工作涉及到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治理、社会事务,还涉及到涉军的优抚等各种相关的综合性事务,面很广。同时在整个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层面都处于基础和兜底线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同时也引领着作为社会的基本风尚,因为很多层面上都带有非常明确的文化内涵。 今天主要围绕着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跟老百姓,跟群众密切相关联的内容跟大家做沟通。

  • [李红兵]2018-01-17 10:29:27

    素材已经提供给大家了,就素材中的关键点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做一次强调。这次的主题围绕这个讲,大家关注到这几个层面的事,一个是政府所关注的兜底线的民政服务对象,实际上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政府的职责恰恰是为这个社会当中因为各种社会困难和自身困难需要来自于社会帮助的群体。由谁来做这个事?由政府,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以面对他们的服务中,往往体现了对他们全面的支持,这些支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形式来实现的。所以在今天大家看到的素材中,大家可以关注和了解这样几块的内容跟这个相关的。一个涉及到最近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优抚对象,就是全市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义务兵家庭,这个有一个上条标准,增幅根据不同的对象在4.4%到10%之间,平均提高8.2%。这个受益人群是比较大的人群,全市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义务兵的家庭。另外全市享受低保总的人数全市13多万,这部分人在享受服务过程中,在这个内容中进入到规范化的渠道,也就是每年会根据自身情况,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这样的调整越来越精细,而且进行分类的救助。去年全市共有低保对象72725户、120462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45491户、76795人,农村低保对象27234户、43667人;低收入家庭3907户,8883人;城乡特困人员5377户,5481人,累计投入资金14.28亿元。这些人同时还涉及到医疗救助,05728人次,支出资金2.5亿元,其中因病致贫家庭医疗救助1875人次,支出资金2142.84万元。最近又面临着为城市蓝天各个方面都做出贡献,对经济困难的群体,在改变生活方式,很多农村地区自身从原来的燃煤或者其他的取暖相应的燃料改为清洁能源,或者自采暖,这类的补贴涉及24087户,累计支出资金2312.56万元。对于他们进入高等教育继续接受深造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救助累计人次在北京有950多人,这部分内容从2017年实际上又把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再次进行了调整,从800提高到900,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标准从家庭月人均1050元调整到1410元。这两个增幅分别了12.5%和34%。同时在这当中,对于城乡特困救助人员的标准按照不低于全市上年度标准指出,基本指出不低于本市最低生活标准的1.5倍,其中照料护理标准按照具有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自理能力和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档分别制定,并且他们不低于本市当年的最低工资标准的20%、40%和60%。大幅提高了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2018年新的一轮按照固定的调整机制,新的一轮调标政策已经在研究中,也即将出台。这块调整的幅度和进程实际上纳入到标准的轨道,正常的轨道,不断地在完善相关的内容。

  • [李红兵]2018-01-17 10:30:14

    还涉及到农村城乡特困人员。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底层、最困难、最脆弱的人群。涉及到两个层面,有这样的人政府要兜住,第二不属于这样困难的人一个也不允许进来,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政府做到用好了一把尺子,也就是说不断地通过政策的创制和标准的规范,把城乡人员都统筹到一个制度里,统一为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制度,同时消除了城市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差异,是现在救助供养方面的公平。过去16个区各自制定供养标准,其中涉农13个区又分了城乡两个标准,大家一听就知道这些标准是非常纷杂的。而兜底线要的是非常规范的统一标准,这在2017年,尤其十九大以来,把老百姓需要及时规范的内容已经进行全面统一。原来最高区的城市供养标准和最低区达到2.9倍,现在新的在北京政策的供养标准已经实现了城乡统筹。各区救助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确定,基本生活的标准按照低保标准的1.5倍来确定,这样就把原来特困人员同城不同命的现状全面改变了。同时还补齐了一个块短板,原来老的政策规定政府的供养人员只发放基本生活费,没有专项的资金为他们提供日常的照料服务。对他们来讲,不光是一个简单的能够有饭吃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往往还带有一定的残疾、一定的失能,在获取照料服务层面上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同时由于他们恰恰生活在偏远的山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本身就缺乏,必须要予以专门重视补齐短板。所以北京对这块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越是这样的群体,往往因病致贫是他们主要的原因。也有很多因病返贫,所以提高医疗救助标准是对于这部分贫困群体而言,是政府非常关注的内容。所以2017年还专门出台调整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相关标准的通知,把门诊救助的比例从70%提高到80%,全年救助的峰顶线从4000调到6000,住院救助的比例从70%提高到80%,救助的封顶线从4万提高到6万。重大的疾病全年的救助比例上调85%,这些都是针对我们当中各类问题做出比较明确的回应,而且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 [李红兵]2018-01-17 10:34:00

    去年全市医疗救助累计救助205728人次,支出资金2.5亿元,同时包括临时救助,这是从这个层面。这是第二大块。 第三大块,北京350万老年人,有医保看病中自付部分,政府的财政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是分阶段拿出来的,包括跟残疾人的衔接,跟不同部门之间面对的不同对象和不同项目的对接,都面临很多问题。在民政局正在全市征求的北京市老年人举家养老服务津贴实施办法的征求意见稿。换句话说,大家如果拿到了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可以看到,从今年列为市政府的工作,涉及到老年人综合津贴和补贴的体系将要进行全面的整合,同时扩面提标。扩面就是完善原来比如涉及到失能时候的护理补贴,类似这样的内容以前没有,现在要扩面。提标,原来的标准要做出相应的提高,这些实际上涉及面很广泛的内容。现在已经进入到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和层面。

  • [李红兵]2018-01-17 10:36:25

    第四大块,实际上还有很多钱是从反方向补助过来的,是通过补贴到获取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比如说全市到现在为止已经交付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是380家。这些运营驿站中在2017年10月份,当时已经面向社会公示263家,现在政府已经给了他们一笔钱20万,通过向他们购买服务,给谁购买服务,给我们在这样一个驿站能服务到周边小区的失能老年人,高龄独居老年人,以及家中有残疾子女的残疾人和困难儿童,可以全面提供带有清单的支持性服务。这几千万,也就是20万乘200多个驿站,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最后使老百姓获得实在的实惠。现在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享受的是免费乘地面公交和免费去政府可控的公园政策,当然这个政策也正准备做进一步的调整。就现在的情况中,2017年一年,全市老年人持老年助残卡刷卡的比数将近3.5亿次,比如按最低的票价2元钱算,全市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获得政府来买单将近7个亿,这实际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刚才所讲的涉及到老百姓的,对于包括享受改革开放享受到政府社会对他们关注的社会福利各类群体,不论是光荣的群体,我们的优抚对象,还是经济困难群体,还是面临各类其他困难的群体,他们在获取政府支持,财政资金支持,通过精准的分类,扩面提标的基本情况。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全面支持了政府应该面对的我们所要保障的困难群体和相应的对象。

  • [李红兵]2018-01-17 10:45:20

    另外一块,社会治理层面是民政履行政府职责的重要部分,同时,一定要保障社会参与,因为社会的问题要靠社会解决,不是包办代替真正的体制,要和老百姓一起治理好这个社会。治理好这个社会的基础,是我们大家生活所在的社区。所以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民政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在这次给大家的素材中体现2017年几个非常鲜明的事项,这些事项都是基础性的事项,但是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事项,也为在今后北京的社区治理,包括社区自治奠定非常重要的基本基础的内容。关注其中几项。 第一,大家都知道社区居委会叫做居民自治,这是中国政体中真正写在宪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民族自治,区域自治,然后就是社区的自治。如果经常跑口的记者知道,居委会以前是没有法人地位的,这次给大家的素材会看到,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将近7000家社区、村居委会真正有了自己的法人资格,有了法人,实际上在社会的服务和管理中就有了资格和地位,同时在履行职责中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使他自治更有底气,这是非常基础性的。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有事好商量”,北京走在全国,在民主参与,民主协商层面上的社区议事协商走在全国前列。又是全国第一个社区意识协商的指导规程,包括社区议事的案例在全国出台,而且在全北京推开,在社区层面的议事协商,每个社区都有社区议事厅,就在社区里居民最关心,涉及到大家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共同协商,然后把政府和社会和市场各种相关利益群体一起纳入进来,最后找到有效的平衡,通过这个层面来实现的。这是全国的第一个。 第三个全国第一个,在2017年北京市出台社区管理以及服务方面的地方标准,这是全国第一部涉及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地方标准。我们有所了解的记者都知道,地方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体系中其中一部分,标准又是属于法治体系中的一部分,跟规章,跟法律制度实际上共同构成了建设中的内容。由于这样一个带有一定法治层面的地方标准的出台,将有效地化解我们以前在社区层面上,管理和服务中,会出现的一根针眼穿多根线相互打架打结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进一步规范。社区层面上大家需要盖章的事项,通过这样一个意见和大家努力推动,每个区都出了关于自己相关的意见。所以在全市通过第三方抽取22个街道和44个社区进行督导检查,通过这个检查的结果显示这样几个数字,一个原来在社区设立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全部得到清理,除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和中央包括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的之外,其他的牌子一律子要取消,督察到44个社区全部得到清理。社区的会议和工作台帐减少了50%,考核评比基本上取消,居委会开具的各类证明减少了将近40%,社区购买社会力量的服务在不断地增强。在社区层面有社区党组织作为区域的社会资源的共享,每年手头也有相应的工作经费,我们的各个社区居委会作为能看到困难又能直接提供服务,他们手头也有服务经费,这类经费加起来,每年至少超过50万。从这个层面上讲,这样的内容在不断地增加。 另外还会看到一点,全市村居委会的换届时间,通过2017年的工作努力,今后将要实现两个同步,原来全市社区居委会,也就是城乡社区居委会换届和农村村委会换届,他们都是三年一次换届,但是他们两个是岔开的。在各区尤其13个有农村地区的所在区,隔两年就做一次换届,或者城区的居委会换届或者农村的村委会换届。从2018今后,这两个换届将要实现同步进行,这些都是在社区治理层面所做到的。通过这些,将大大把社区自治的内容规位,而且全面实现我们的服务。这是从这个层面进一步得到实现。

  • [李红兵]2018-01-17 10:51:13

    根据今天给大家稿子当中想重点跟大家说到的内容,一个是建立了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对高龄独居老年人为主,想通过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养老照料中心对他们进行巡视探访。另外还想跟大家讲几项政策,关于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的试点,政府的文大家看到以后比较枯燥,文字比较艰涩,其实里面潜在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既然开展了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试点,就意味着面对北京50万的在册的残疾人和通过抽样调查将近有100万的残疾人朋友,今后他们需要在机构中获取相应服务的时候,通过这个试点将真正对待残疾人和老年人获取服务的服务标准。同时也意味着今后像类似这样的残疾人,专项面对残疾人的服务机构的实施办法《关于开展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已经出台,包括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相关扶持政策,打通老年人跟残疾人在机构集中服务的相应通道,原来我们对残疾人福利机构没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今后这类机构就将以行政备案的形式取得相应的资格,这就是这个试点通知中所体现的信号。 同时还出台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为了让北京的老年人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包括在天津、河北这样的京津冀三地中有更多的选择,之前北京和河北、天津进行了试点,当时明确三个试点,后来又增加了六个试点,了解最多的就是在最近的河北燕郊燕达养老中心,北京的老年人在河北的养老机构里开始享受北京户籍老年人应该在机构中享受的运营补贴。去年颁布的新的实施方案,从试点开始扩展到整个协同发展区域,也就是扩展到了包括河北、天津整个行政区域和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两个地市,这两个省市加上两个地市,都扩展为至少包括北京老年人也包括河北、天津老年人可以共同选择的地域。在这些地域的养老机构在收住老年人以后,除了享受养老机构所在地各级民政部门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外,叠加享受老年人户籍所在的省和地市级床位运营补贴政策。在协同发展区域里,还可以对于所有区内的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和其他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共同获取这样的金融服务。比如说都可以共同来根据北京政策投资基金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可以申请北京市养老产业养老基金或者其他产业基金的支持。应该向入住机构的京籍老年人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100元交通补贴,支持老年人家属履行家庭善尽义务,并配合做好咨询服务。

  • [李红兵]2018-01-17 10:53:26

    另外还想跟大家讲的是作为民政部门很重要的一点,代表政府对我们的困难群体实施管理和服务,去履行兜底线保基本的要求,根本要求要精准。现在正在做的基础性的工作,北京市民政局已经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分工和界限,以北京城市中家庭为单元,面对两大类群体,一类是所谓的经济困难的享受社会救助的群体,一类是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这样一个社会福利群体,进行了全面精准的帮扶社会调查。这个调查涉及的面是全市的范围,是两个层次,现在在全市对社会福利群体的调查是在16个区都已经展开了,对于经济困难、享受社会救助的群体调查已经在五个区展开了,他们实际上已经反映了一些基本的数字,今后北京所有各个家庭所出现的经济困难的人群和应该享受社会福利政策的人群将通过刚才所说的这样一个机制,将被政府动态地获得他们的需求,把这个需求跟来自于政府的政策、市场的服务和社会志愿者等等各类资源相对接,切实解决这些家庭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中产生各类需要,使这个需要能够上升到更高的服务水平。希望大家予以关注。现在涉及面非常广,比如涉及到对每个家庭的调查,现在全市将近有14000名在社区层面的调查员已经对全市每个家庭进行了第一个过程初期的筛查,随之将有2000多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接受完全面的培训之后,经过筛选出的名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准确评估,最后形成精准的面对服务对象和名单。这实际上是大面积的基础性的工程,请大家予以关注。

  • [李红兵]2018-01-17 10:53:45

    今天想跟大家进一步沟通的内容就是这些,看看大家还有什么需要提问的问题。

  • [主持人]2018-01-17 10:54:06

    谢谢李红兵副局长用非常翔实的数据向我们介绍北京市做好民政兜线保障和民生工作的各项情况,下面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大家提问。

  • [记者]2018-01-17 10:55:25

    北京市在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方面有哪些措施?

  • [李红兵]2018-01-17 10:56:37

    北京的行政区划中90%都是农村区域,北京总人口中10%是农民人口,实际上直接反映在农村服务中基本的态势,在广阔的农村地区,但是农民中的老年人,他们的分布是非常分散的,尤其在深山区,深山区每平方公里的老年人比例,这样一个密度是按照个位数,大部分是按两位数,也就是几十个人来存在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基本情况。 同时我们也知道,在城乡发展中,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很多希望和贡献,所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深山区,基本公共服务的配套和相应的供给实际上是不到位的。有些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即使手头有资金,在就近的自然村里很少能购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商品和服务。所以对农村的服务,尤其对农村的养老服务是市委市政府把它确定为,从2017年作为工作的重点,希望找到为他们服务的模式。所以2017年,北京主要在密云、怀柔、平谷三个全面的试点区,其它包括大兴、房山几个农村试点进行了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的全面探索,根据探索的基本情况和发现的好的典型,最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意见。这个意见总的是希望要加强对农村的支持,这个支持要区别于城市,换句话说,在农村地区政府不仅要关注支持,不仅扶上马送一程,还要跟着一块儿走。这是区别城区的,体现的是对农村还要坚持反哺农村。第二,在农村不能够再是条块分割,而是坚持区域整体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包括来自政府、家庭的,来自于区域中农村集体经济的各类资源,来切实服务农村老年人。所以提出了农村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基本要求。今后在北京农村养老服务中,是成区域,成体系进行谋划和建设的。

  • [李红兵]2018-01-17 10:57:50

    三是注重了专业的服务,怎么支撑农村养老服务的问题,其中花开两支。第一,是农村还是要自己乡里的人服务自己的老年人,也就是农村自己服务自己,是我们重点探索的方向。第二,专业的服务看来让他自己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将不太可持续发展,怎么用好北京超大型城市,包括医疗服务在内的各类专业服务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相对集中在城区的特点,通过信息化互联网等等高新技术,进行远程、集约、集成的专业支持,是我们重点探索的方向。 四是非常重视对家庭的支持。中国的养老区别于世界或者西方国家,在北京的探索是重视对家庭的支持。帮助他履行家庭的义务,帮助他所不能掌握的为老服务和观念的转变。北京的养老服务意见重点提到对家庭的支持。 把农村当中我们的支持切实落实在我们对老年人个体自身服务能力、消费观念以及他们自身对于社会参与这方面的政策设计上。整体来推进北京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争取在超大型城市中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

  • [记者]2018-01-17 10:58:12

    我是中新社记者,我看提供的材料里有一段要形成就近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联合体是什么样的概念,我们是以后就要推联合体,这个联合体里是否包括目前已经建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还有一个问题,去年有一个居家养老巡视探访服务的指导意见,出台这个指导意见探访的对象规模有多大?具体到保障措施方面,最终是怎么来保障这些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 [李红兵]2018-01-17 11:06:39

    非常愿意回答你这两个问题。北京的养老服务联合体发现了服务养老的一个词两个字,服务的内容是跨界、多领域的。所以它一定不是单一的服务能满足每个老年人个体或者群体多方位、多样的需求。一定在区域中是多种服务的协同,来实现对老年群体的服务。而这种服务体现在照护层面,至少把它分三个层面,照护,也就是日常的照护层面。二是我们的医疗和康复层面,实际上指的是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内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三是老年人日用品,也就是我们的日用服务这个层面。现在全市1.5万家的这类养老服务提供日用服务内容。 我就以我们为老年人照护所形成的养老服务联合体跟大家举例。大家都知道,我们从2014年开始,街乡镇养老中心的建设,在全市有252个街镇养老照料中心,从2016年试点开始养老服务驿站,在全市至少有380家养老服务驿站。我们在16个区里,现在都在建区一级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这实际上就形成了在一个区里,一个区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跟十几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上百个社区层面跟他们所覆盖的几十个,近百个养老服务驿站共同形成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比如说,某一个街道现在有一个养老照料中心,有七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同时建立起街道养老服务协同平台,实际上就是网络信息化平台,把周边驻区单位的资源,志愿者资源,养老服务机构的资源全都整合在这个平台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今后的养老服务联合体。这些养老服务联合体怎么来服务呢?刚才说养老照料中心,这个养老照料中心在街乡镇层面不仅为院里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还要为周边这个街乡镇的老年人提供居家的服务。给大家一个数字,2016年项目中,我们当时全市这样的养老照料中心是148个,申请了731个服务项目,最终服务了126万人次,也就是这126万人次都是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更多的是失能、高龄独居、计划生育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在2017年的项目中,这个养老照料中心的数量已经扩展到230个,居家辐射的项目内容已经从731个扩展到1135个,现在这个项目还没有服务完。我想将要远远超出原来的126万人次。驿站,现在全市投放使用380个驿站,这380个驿站从去年12月份开始进行了一项工作,对服务流量,也就是通过驿站为老年人服务的技术监管,我拿到的最新数字,380个驿站中已经有228个驿站,当中的2368位服务员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服务员,为这个驿站周边的居家的14085位老人累计服务32469人次,这个数将要在未来一个月中快速增长。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380家乃至更多的驿站,他们的服务对象数量和为服务对象服务的从业服务人员的数量,和他们在家里在驿站里提供服务的数量将及时掌握在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之中。所以各种需求可以直接对接,可以相互对应。我举这几个数字来对应说的就是在这样的养老服务联合体中,实际上是基于我们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就是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驿站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就视为养老服务联合体。

  • [李红兵]2018-01-17 11:13:03

    这个养老服务联合体再顺便回应一下前面提出的农村,从驿站再往下,还有一个点,主要分散在各类自然村。有的自然村老年人只有几个人,还依然在那里生活的人口是几十人,因此他不便于再设一个养老服务驿站,实际上成本太高了。设立邻里互助的点,2017年在密云、平谷都设了这样的点。在这些试点中,一共有1939个邻里互助的互助员为居住的11789位老年人提供相应的互助服务。这个点也是养老服务联合体到终端的层面的内容。全市现在对1.7万有点老糊涂的老年人配发了防走失的手环。这个防走失的手环,包括丰台区为1.7万独居老年人配发类似的手环,石景山也如此,这类手环直接和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的中间的指挥中心,也就是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联合在一起的。他是养老服务联合体非常重视的单点。再说一个单点,现在全市还有6万户的,包括独居一些老年人,通过政府的资助给他们装了一键通,家里有一个一键通,一旦有紧急需要呼叫或者救助,通过一键通就可以获得马上对他们的支持,这个有6万户。这些都属于我们养老服务联合体中的一部分。把我们这些年的建设,通过养老服务联合体成为有机结合,其实服务的整体。 第二个问题,提高巡视探访。巡视探访面对的对象是全市独居老年人。根据2015年对全市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北京独自一个人的老年人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基本上占到北京老年群体的9.8%左右,有将近30多万的老年人是自己独居在家生活的。尤其在高龄,在身体衰弱或者遇到疾病重病的时候,包括面临生病的状态非常危险,很容易带来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所以市政府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包括蔡书记在去丰台调研的时候,对这类群体提出了要求。在全市将要进行探访的制度,就是源于西城区,源于延庆等等巡视探访的实践,通过总结以后在全市展开的全市制度。将要面对这30多万独居老年人,尤其针对其中四类群体,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年人,有重度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在本市的独居老年人,另外还包括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比较差的独居老年人,这是四类重点的老年人。他们是由街乡镇通过委托的方式,由街乡镇有的养老照料中心和驿站对这类老年人建立起服务的关系,定期进行巡视探访,主要对他们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家里的安全情况,卫生环境和居住环境进行询问提醒和评估,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光是带有精神慰藉天天去看看,更重要建立起这样的信任关系之后,老年人面临的一些问题,一些需求还要通过巡视探访制度跟后面的服务相对接,供需对接,切实精准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巡视探访服务主要实现的方向。在2018年重点对这类群体至少实现不少于5万人初步的探索。一步一步来丰富和规范我们巡视探访的制度,使更多的独居和困难老年人在这样的制度下跟社会建立起更密切的交往,把对他们的关爱传递到他们当中。同时把他们的需求跟外界的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对接起来。谢谢。

  • [记者]2018-01-17 11:13:19

    我是法晚记者, 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还有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目前来看,或者未来一段时间,会不会在城市地区出现新型的贫困,政府在就业或者兜底保障方面有没有未雨绸缪的措施?

  • [李红兵]2018-01-17 11:16:05

    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民政面对的困难对象,困难对象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然后社会经济的变化自然带来了这类对象的变化。尤其新的领域,新的变化往往使我们原来的服务对象变得更加困难,或者在新领域、新内容中产生新的群体。大家关注到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发布在整个全国,北京第一个设立了儿童社会福利和保护处,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些年在这样一个领域中逐渐越来越凸显了他们在我们面对的困难对象中的所在地位。同时,我们也面对这样一些困境儿童,在北京留守儿童不显现,基本上三四百的规模。但是困境儿童,因为大病、重病,面临困境的儿童,家庭的经济困难,家庭中有在监狱服刑人员或者有相应的禁毒等各类人员,使家庭监护缺失的孩子,都是属于我们要予以更多关注的内容。我在前面谈到的精准帮扶机制的建立,今后北京在社区层面,或者街乡镇层面将有固定的社会工作者的组织,面对街乡镇所有的社区村,形成一个定期巡访制度,以家庭为单位发现这个家庭中所出现的相应困难群体和困难的个体。符合已有的存量的政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的,让他们享受到这样的政策。发现新的问题,汇总起来由市级层面、区级层面形成有针对性的新的政策来解决他们新的问题。这实际上通过这样一个制度来应对和实现的。

  • [主持人]2018-01-17 11:16:14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李红兵副局长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发布会,向大家来介绍北京市以人民为中心,做好首都民政工作的各项举措。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北京市民政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