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对话国企一把手——和您共话打造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新牡丹”

2017-12-01 13:3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收看的是市民对话一把手,砥砺奋进新国企,昂首迈步新征程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黄彦。今天来到节目当中和大家交流的嘉宾是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总裁,党委副书记李德友。李总您好。

李德友: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您来作客节目。咱今来说说牡丹,这可是咱们北京人都认识的老品牌了,而且说起牡丹很多人可能一下脑海里会浮现出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牡丹虽好还要爱人喜欢。特别有怀旧感有年代感。确实是,牡丹电视对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人来说,那真的是买电视最好的选择之一了。而且我听说那个时候咱们工人下班在厂门口经常会被黄牛拦着问有票吗?有票吗?咱这电视的票特别抢手。我们这个节目之前也预告您要来,我们的微信网友天成一笑他就发来一个信息想问一下,他说我记得前几年好像还在京东上看到过卖牡丹的电视,但是销量并不是特别好。我以为牡丹的品牌没有了。一说到咱们牡丹集团的领导要来作客,好多人都说这牡丹电视还有吗?上哪去了?牡丹现在在做什么呢?

李德友:好。我们牡丹作为传统的电视制造品牌商,过去曾经是CRT电视时代的行业龙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逐步退出了CRT电视的传统制造领域。但是我们一直在数字电视相关关键技术领域在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服务。目前我们主要在三个领域,第一个就是数字电视检测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提供,主要是为国内各大电视厂商提供检测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我们主持、参与、制定了4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有基础标准也有应用标准。其中,我们的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测试信号标准,曾经被称为“中关村十大创新标准”之一。第二项业务就是我们与一个地方广电局合作为特定区域提供广播电视地面无线传输系统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我们和清华共同创办的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任务就是研发广播电视地面无线传输的系统技术标准,并推广这一标准。我们在这个领域,应该说是技术标准,被国际电联推荐为国际上第四大标准,是继欧洲、美国、日本之后,在这个领域第四大国际标准。2016年,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在这领域的标准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个就是我们在数字显示商用领域,结合我们的数字显示技术,面向商用领域提供数字显示系统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我们除了我们传统的显示技术,我们近些年还在跟踪研发超高清3D显示,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VR/AR显示技术。

主持人:今天李总带到我们直播间有一款数字媒体艺术框,这个如果大家通过视频能看到,我们把声音关了,它是不断在播放一些特别漂亮的画面,而且还是动态的雪花飘飘等等。还有特别美的古筝音乐,但是我们怕影响给关了。

李德友:对。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数字显示技术和文化创意的内容相结合推出的一种创新型产品。我们把这个技术叫做DCAS,或者叫数字内容适配技术。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数字显示技术和渲染技术把艺术品,特别是传统的艺术画作,把它的创作意境进行动态化的还原,这样的话,它既是一个电子产品,也是一个有科技感的艺术产品,是典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产品。

主持人:所以通过李总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牡丹现在应该说做民用的产品不是特别多,当然这款是。但是更多的是商用的一些显示器类的,或者是电子的这种合成技术的,甚至是做了很多标准。因为我刚才听您在介绍现在牡丹电子集团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这个标准、那个标准。所以我们也想知道一下,这个标准怎么理解?就是现在很多行业里头做的这一类的东西,都需要参照你们这个标准是吗?

李德友:对。标准应该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科学技术和实验经验进行综合,由行业内的相关方协商一致,报主管机构批准发布的一种规则和准则。那么,在这个行业的企业,一旦标准发布都要遵守这样一个规则,它的研发、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这样的规则。可以说,具备制定标准能力的企业在这个行业里,它一定是具有绝对的技术领域的优势。那么一旦标准发生变动,甚至对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带来致命性的影响。

主持人:那么牡丹就是参与制定了很多国家的标准,也说明,其实你们在这个行业当中的地位以及你们技术领先的状况。如果说曾经的牡丹只是电视,或者是收音机的代名词,您知道吗?我们早上说起,记得滚轮收音机以前也是牡丹生产的是吗?

李德友:对。牡丹品牌是两部分,最早是音频,收音机,它是北京无线北无厂。我们是视频部分,我们是1973年建厂,70年代起来是视频电视,之后我们打造了牡丹品牌。

主持人:那么现在牡丹的触手已经伸向了我们科技的方方面面了。您再跟我们说一下,现在牡丹集团做的是什么呢?

李德友:我们现在新的业务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们现在主要在做智慧园区的方案提供和智慧园区的运营服务,以及园区科技服务、孵化服务的提供。关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提供,目前主要是一个牡丹自主研发的牡丹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也叫IMS平台,或者叫“智慧+云服务平台”,面向各类园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主要三个方向,一个是为工业园区提供工业园区(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为它的运营方和聚集的工业类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的云服务。第二个就是为农业生态园区提供智慧农业、数据农业云服务。第三个就是为城市核心区的这种社区式园区提供社区式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那么现在这些园区都在哪呢?

李德友:社区式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试点和应用示范基地就在我们的北京牡丹园,这也是我们牡丹集团总部所在地。

主持人:这个地方要说起来真的是大家最熟悉的北三环的牡丹园环岛,我一说牡丹园环岛,好多朋友说,原来牡丹集团就在这。十号线那一大站。

李德友:对。在这个基地,现在也是我们最新创新成果的一个展示基地,也是我们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示范基地,也是我们智慧园区运营服务的一个开发和示范基地。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牡丹园体验一下。

主持人:另外,还有我知道在朝阳顺义之类的还有一些基地是吗?或者在全国其他城市还有?

李德友:目前,我们在北京海淀、朝阳、顺义有我们几个主要的基地。在北京之外,在山东的烟台,黑龙江的牡丹江宁安市,深圳、三亚、江苏昆山都有我们的在建试验基地。

主持人:所以,说听您说了这么多之后,我想收音机旁以及网络前的网友们可以舒一口气了。其实咱们牡丹电子集团不但还在,而且还应该说发展非常好。从最早的黑白电视到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到现在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大家肯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机缘促使牡丹集团果断放弃了传统的制造业,而走上了全面转型的道路呢?

李德友:我们牡丹集团的转型主要是基于我们对两个趋势判断,第一个就是电视行业产业发展趋势。90年代后期,中国电视行业已经从CRT时代向平板电视时代加速转型。

主持人:就是从以前的显像管电视向平板转型?

李德友:对。我们牡丹在彩电行业的辉煌主要是在CRT时代。我们主要产业资源也都集中在CRT这种电视制造。

主持人:我知道那时候你们跟松下集团合作,这生产线真是供不应求。

李德友:对。那么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平板电视行业加速兴起,国内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我们牡丹在转型过程中产业调整步伐相对比较慢。特别是当我们已经看出这个大趋势之后,我们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支撑我们在平板领域投入大规模制造这种产线。这是一个趋势。第二个就是我们对首都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判断)。我们当时也做了趋势预测。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就已经提出来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要做调整,当时提出来叫“退二进三”,不再鼓励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在京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那么基于这两个形势的判断,我们在2008年左右,就果断做出战略选择,结合我们自身的条件,我们放弃了传统制造业。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数字电视技术研发和数字电视产业资源的整合这块。所以我们就全面转向生产性服务业。

主持人:应该说这次转型的决心下得非常正确,而且眼光是长远的。通过李总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牡丹集团从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一直到现在的转型这样一个历程,那么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那么牡丹集团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又是怎么样来做到一步步创新的呢?因为我知道当初做出创新这个选择一直到做到现在企业集团这样的规模,应该说这当中也经历过一些波折、一些风波是吗?

李德友:对。应该说牡丹到现在有40多年历程,经历了三个时代,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就是从传统制造时代,传统制造业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转型。这个时间大概是2008年以后大概经历了6年时间。这阶段主要特点就是战略收缩。任务就是在“化风险保稳定”的基础上,我们谋求新的发展机会。也就是在转型之初,2008年之前,当时牡丹整个的经营局面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传统业务严重萎缩,员工结构严重老化,人才断档,经营资源比较分散,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

主持人:看来那个时候是困难重重。

李德友:对。相对比较困难。我们当时就提出来,我们要在“化风险保稳定”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调整重组,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推行科技研发,产业孵化和平台建设三位一体的“一体化”战略,后来三位一体的“一体化”战略,演变成“一体两翼”战略、“一体两翼三个业务单元”的战略,“一体两翼三个业务单元四个实现途径”的战略,6年的历程,这个演变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牡丹转型脱困。

主持人:在转型过程当中,也在不断地调整方向,微调方向。大方向选对了。

李德友:经过6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牡丹退出了劣势企业20多家。按照我们新的战略方向和定位,新投资企业5家,安置员工近一千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风险事项将近20项。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合作、国际化合作,我们基本构建起了新型的开放协同式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带动型的产业孵化体系,和科技孵化型的产业园运营模式,以这三个体系的探索成功为标志,我们牡丹集团的新的业务形式和形态也在这6年逐步探索成功。

主持人:这是第一次转型。

李德友:第二次转型是从生产性服务业向互联网经济转型。这次转型的特点是跨界融合,大家都知道我们原来做电视,放弃了制造,我们的技术领域也比较熟的,也是在数字电视和DTV领域。我们在第二个转型阶段,主要体现了几个方面的融合,第一个在技术领域,我们强化数字电视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就是DTV技术ICT技术的融合,在原来的传统技术上,我们逐步跟进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另外一个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就是把数字显示技术和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的内容相结合,推出一些我们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主持人:其实您今天带到现场的就是这个。

李德友:对。是典型的代表。那么第二个融合就是我们服务对象,应用的市场领域也是融合的。过去做制造业从事的就是二产,做生产服务业就是三产。我们现在转向新的方向面向互联网经济,我们要做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提供和运营服务,我们既跨入了一产、跨入了二产,也在做三产,是无边界产业融合的模式。这是第二次转型的特点。基于这种我们技术的融合,我们应用市场领域的融合,我们应该说在第二个转型阶段基本探索形成了牡丹集团有自主特色的智慧园区的云服务平台的业务模式。可以说是基本上全面与互联网时代实现了接轨。

主持人:搭上了这趟时代的快车,所以牡丹也有一个飞速的发展。说到这个,牡丹集团确实是很多人心目当中非常美好的回忆,也有一些朋友想要跟李总您来直接地交流,打进了热线电话,来,李总跟我们的朋友来交流一下好吗。您好,这位朋友。

冯女士: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请问您贵姓?

冯女士:我姓冯。我本身是在做一个线上线下教育的APP,做得还不错。我就查了好多孵化的资料,我正好也看到过牡丹国家级孵化器,我不知道是不是您的孵化器。我想问一下专家,您看我要是带上我自己的团队去了您这个孵化器的话,这个孵化的过程您能跟我说一下吗?

主持人:想带着您的团队,入驻牡丹电子集团的孵化器是吗?

冯女士:对。我是有这个意思。我一直有这个想法也查了一些资料,还想听专家说一说。

主持人:想问问有什么条件是吗?

冯女士:就是这个孵化的服务过程这些我还是想听些。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您。我们请李总回应一下。

李德友:好。谢谢您对我们牡丹的关注。在科技孵化领域,我们牡丹现在目前有两个国家级孵化器,一个在海淀,一个在朝阳,还有好几个众创空间。

主持人:我听出来这位朋友应该还是比较中小的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公司团队,他们入驻的话,对于他们有什么条件吗?

李德友:是这样。一个创业初期的团队,我们一般建议他进入众创空间。进入众创空间之后,我们可以在公司创业初期提供一些商务服务,比如代理的注册、工商、税务、人力资源方面的服务都可以提供。

主持人:这个众创空间在哪里?

李德友:就在牡丹园。

主持人:这就在北三环,地点太好了。

李德友:对。随着他的业务的开展,我们还可以提供创业辅导、培训、投融资对接的服务,包括如果他需要一些技术服务的话,我们也有一些公共技术服务的平台。

主持人:都可以。那就是牡丹园,是有众创空间。刚才您说的朝阳、顺义这边就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一些公司进驻了是吗?

李德友:对。牡丹园这块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朝阳那块就相对比较大的成熟期的企业。顺义那块相对来说就是业务更加成熟一些企业。

主持人:可以一步一步地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发展状况来进行不同的创业基地来进行选择。我们来看看网友会心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李总,他说,我姑姑曾经是牡丹的老员工了,我小时候还和她去单位玩过呢。但是随着企业改革,很多人都离开了。没想到现在牡丹已经这么高精尖了。想问一下,现在牡丹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力量来支持牡丹的科技发展吗?

李德友:我们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特别重视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和体系来吸引、引进、聚集各种人才。目前我们牡丹有一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一个国家级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两个工程测试中心,一个市级技术中心,十五个联合实验室,九个产业事业部,通过这些平台和我们的研发体系、创新体系,我们聚集的博士人才目前有100多人,教授级高工20多人,在各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带头人目前也有20多人。

主持人:说起这些人才,李总非常骄傲,如数家珍,任何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确实都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但是在现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公司确实也有不少,所以有的时候人员会有流动性,会发生不稳定的情况。不知道牡丹是否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李德友:关于人才的流动问题,人才的不稳定问题在每个企业都会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在转型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年我们也尝试了各种方法。第一个我们是首先非常重视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我们这些年在牡丹内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分类、分层的人才培训体系。

主持人:让每个人都成为人才。

李德友:对。我们希望我们每一个牡丹人都能跟得上牡丹的转型步伐。但是随着业务转型先后的开展,现有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持续地、结构性地引进一些中高端的人才。那么在引进中高端人才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中高端人才他的市场化的这种预期的薪酬水平跟我们国有企业这种薪酬体系未必能完全对接,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体制上的探索。比如我们现在推行职级并行的薪酬管理体制,就是打破过去这种官本位,只有升职才能薪酬晋级的体系,我们分了技术专业系列、业务系列、管理系列,专业人才只干专业的事,他也可以拿到比我远远多的待遇和收入。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有些特殊人才,谈判工资制,可以不按我们现有的工作体系来,只要你能帮助我解决问题。第三个就是合作人才,引进的人才这块,有时候有些人才你是很难长期使用引进的,你比如说专家级人才,他也不愿意长期跟一个工作单位绑定,那么我们采用一种创新模式,就是合作人才的模式,我们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就我们产业发展需要,我们有些课题和研发项目可以进行合作。

主持人:有些项目找他们合作就可以了。

李德友:对。不一定说他是我牡丹长期固定的员工。这样我们提出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只要能够解决我企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为牡丹做出贡献,我们都认为他是牡丹的人才,也都认为他是牡丹人。

主持人:所以采取了很灵活的这种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及合作方式。所以牡丹集团才有现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主持人: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听收看市民对话一把手,砥砺奋进新国企,昂首迈步新征程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黄彦。我们欢迎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总裁、党委副书记李德友李总继续来跟我们聊一聊牡丹集团现在在做的这些高精尖的技术,确实非常有意思。网友向日葵问了一个问题,他说,我前两天看了一个无人驾驶汽车的广告,深刻地感受到那句话“科技改变未来”。说现在的牡丹听起来也很高大上,牡丹有什么脑洞大开的研究,未来也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这种大吃一惊或者是意想不到的吗?

李德友:目前,我们也在几个方向上在做一些技术研究的跟踪。第一个方向还是现代显示技术,我们主要是主攻沉浸式人机交互技术,和3D建模的技术。

主持人:什么叫沉浸式人机交互?

李德友:你比如说咱们现在流行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和场景完全融为一体,进行人机交互这样一种技术。

主持人:AR/VR是吧,就是我们现在去好多博物馆,戴上他那眼镜就可以看到挖掘的现场,很有意思。

李德友:对。我们在宁安有一个项目,那个地方是古渤海国的遗址。我们要用我们的虚拟现实,把古渤海国遗址进行虚拟复建。同时能够让旅游的游客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和设备能够置身到古渤海国的一个场景之中来感受历史当时的一些文化特点。

主持人:这是其中的一种。

李德友:对。第二个方向我们主要的方向就是人工智能方向。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领域,下一步我们正在计划与武汉大学、中科院合作。基于我们的大数据分析、应用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将开发基于语义分析的舆情引导机器人。还有一个方向就是我们基于视觉、图像、视频技术的这种巡查服务机器人。

主持人:这是做什么?

李德友:就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种应用。你比如说舆情引导机器人,我们开始本质上是一个软件,一种算法。我们现在很多舆情的报告是在大数据系统提供数据基础上人工做的分析报告,未来我们直接可以做报告,直接可以在网上进行引导和交流。

主持人:这是第二个人工智能方向。

李德友:对。第三个我们下一步继续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升级我们牡丹的智慧+云服务平台,目前我们在智慧+云平台的业务模式主要在应用层领域,就是SAAS模式。

主持人:SAAS听着好吓人。

李德友:软件即服务的模式。

主持人:是S-A-A-S。

李德友:对。下一步我们会在技术层和支撑层我们在技术开发框架上,我们再做进一步的这种创新,打造一个开源式的开放式的一种技术开发的框架平台,我们争取能够开发出一些PASS模式的一些服务业务,就是平台即服务。

主持人:就是牡丹智慧+云平台这样一个服务。那这些科研成果会进到我们普通老百姓家里头吗?还是说会应用到其他哪些方面。就是老百姓如果想知道你们做的这些是什么,想看到的话,从哪些方面能够有所了解呢?

李德友:现在我们的一些技术和产品包括我们的系统,主要定位的领域是商用的领域,就是2B这样的领域,在消费类2C的领域,我们还没有大规模地进入,这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但是我们这些产品和技术成果在北京的牡丹园都有相应的展示和示范应用基地。这两年的国企开放日,我们已经把我们的很多成果供我们的市民来展示体验,明年的国企开放日,我们也欢迎广大北京市民,来到牡丹园参观体验,我们牡丹最新的创意成果。

主持人:相信您这么一说之后,可能很多朋友都会非常感兴趣的。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制造企业,如今已经是变身成为了充满现代科技味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了。刚才李总提到的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如今都能在产业园里见到它们本尊吧?李总刚才您说的开放日可以去看,其实如果有这种集体参观也是可以预约看到是吗?

李德友:是可以的。

主持人:不仅如此,而且还有一个听起来有点技术流的词汇应运而生,就是“牡丹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李总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应该是你们现在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了?

李德友:对。这个我们叫“牡丹智能制造云平台”,或者“牡丹智慧+云服务平台”。这是对我们牡丹长期的技术积累、对我们传统的显示技术和我们现在新进行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一种高度的集成和应用,打造成了一个云服务的平台。

主持人:这个平台能做什么?

李德友:主要是面向园区的管理者、科技园区这些入驻的企业,包括园区的工作人员和在园区生活消费的人员可以提供各种服务。你比如园区管理者在一块,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使园区、社区智能化,可以实现智能监控、智能能源、、智能停车,一些智慧物业的一些管理服务系统。既可以提升效率,又可以带来一些增值和附加值。那面向园区入住企业,我们在传统线下提供科技孵化服务,那现在我们把这些线下的综合技术服务、商务的服务、包括我们科技金融的服务和我们一些品牌营销传播的服务,全部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它搬到线上来。

主持人:您举几个例子说说看,这些企业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做什么?

李德友:第一个,你比如小微企业现在在我们园区,小微企业进我们园区基本上不需要配备他自己的电脑、办公系统,也不需要配备自己的会议室,我们园区可以提供云桌面、云视频和云办公的系统。比如很小的一个创业团队,他就拎包入驻,在这里只需要带着创意来,在这他就可以开展他的业务工作。还有一块就是我们比较新兴的业务就是我们可以面向企业提供一些数据分析的服务。我们可以向企业提供目前比较成功的,就是提供企业舆情分析数据,用互联网开放的一些数据。

主持人:帮你来找跟你相关的数据,或者是这些消息,帮你都整合出来。尤其这种小企业,他做更好的方向选择以及发展方向的确定都很有帮助。

李德友:对。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商业竞争性情报的智能分析。有些企业它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技术条件,我们现在已经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和条件,这是新兴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数据增值服务。

主持人:也就是这个平台其实是覆盖了生产、生活、办公方方面面了。

李德友:对。你像在牡丹园这个地方,因为它是一个社区式的园区。我们刚才谈到的是办公、工作这样的服务。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还有一个生活服务平台,我们打造了“北京牡丹园”移动电商的服务平台。

主持人:买东西方便是吗?

李德友:对。在牡丹园工作,通过登陆我们牡丹智慧园区的北京牡丹园这样一个电商的模块,他可以享受很多特色的生活服务。

主持人:确实是生产、生活、办公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非常方便的服务。网友蓝房子说,说国企开放日的时候有幸去了牡丹,记忆深刻,尤其是那个剧场,看到的虚拟人物是栩栩如生。看来已经有朋友去过了。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呢?

李德友:那个应该是我们AR/VR工程实验室的牡丹C-pop剧场,那一块主要我们是基于这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全息成像技术,我们打造一个体验式的实验剧场在那里。目前可以开发出一些针对企业或者用户把他的一些需要做成全息影像呈现出来的一种作品。既可以让企业用来做平台进行推广,也可以在那个地方进行一些人机交互式的一些路演。

主持人:那看来牡丹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是一个范围非常大、囊括非常广泛的一个平台。那这样的平台以后还会进一步推广吗?

李德友:对。这块我们在北京牡丹园,我们1.0版本今年已经上线了,2.0版本正在加速升级研发。明年国企开放日如果各位市民能到牡丹园,应该可以体验到我们智慧+云服务平台最新的服务成果。在烟台,我们的烟台那一块,一期的建设已经起动,明年上半年也可以上线。

主持人:这样一个智慧平台推出对于牡丹全局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呢?

李德友:IMS云平台,应该说是我们牡丹集团拥抱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战略布局,它既可以带动牡丹传统技术和传统业务的升级改造,也可以推动我们牡丹持续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我们还可以依托这个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产业资源、服务资源,进而形成我们具有牡丹特色的新型的业务模式;同时它也把我们牡丹带入新的平台和领域,推动我们牡丹开拓新的市场,可以有助于加快牡丹品牌的复兴。

主持人:听到李总今天做这么多介绍,感受到牡丹电子集团现在这个发展,我们确实也是特别替你们感到骄傲。但是,像牡丹这样的老牌国企,在未来的改革过程当中,应该说还会有一些困难,或者是会有一些波折,不知道李总您和您的同事们,你们牡丹集团在这方面还会有哪些尝试和打算呢?

李德友:我们在向互联网进行转型过程中,应该说这个市场对牡丹还是提供了很多挑战,我们牡丹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个是在体制上,我们目前还是特殊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债转股的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对我们面向互联网时代开展业务会有一定的制约和限制。这方面我们正在结合现在深化国企改革这样一种趋势,探索未来体制改革的可能性、可行性。第二个就是团队动力,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我们也会结合未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条件,解决核心团队骨干的这种中长期激励的问题。第三个因为我们这种业务形态和我们面临这种互联网经济它的技术升级是不断持续和加速的。我们自身能力和资源储备相对不足。在这方面我们会继续打造我们开放协同式的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整合内外部资源来充实我们自身的能力。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这里,也想请李总给我们说一说,下一步牡丹有哪些更长远的打算和设想呢?

李德友:下一步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国务院目前推出一个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指导文件,提出了“新四基”,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四基”叫一硬一软、一网一台,那么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这“一台”,就是工业互联网或者叫产业互联网云服务平台这个方向。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在研究的,中国目前,我们的国家级开发区目前有129家,各个省平均有100多家的各类的科技园、工业园,地市级就不计其数了。那么这些园区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第一个就是园区城市发展这块,就是,有空间、无产业,有资源、无效益。那么,即使园区聚集了一些产业,这些产业也面临着有制造、无服务,有硬件、无软件这样一个难题。所以针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们牡丹集团推出的智慧+云服务平台正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工具和平台。我们希望我们牡丹,未来几年能加快推动我们这个平台的推广复制,既为各地产业升级做出我们的贡献;为我们中国建设数字经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也为我们牡丹重振牡丹品牌,实现牡丹品牌复兴的牡丹梦来探索一条新的模式。

主持人:好,那我们今天非常感谢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总裁、党委副书记李德友李总作客我们的节目,跟我们共同关注了互联网经济时代下的新牡丹。曾经的牡丹是一代人的共同回忆,也是国人的骄傲,现在的牡丹,并没有停下探索科技的脚步,放弃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大家带来了更为智能的服务,相信未来的牡丹,将顺应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的潮流,面向互联网经济,完成企业的长远发展使命,让牡丹品牌不仅成为百姓心中的长青树,更是智能科技的代名词,感谢李总作客我们的节目,谢谢您。

李德友:谢谢。

主持人:好的。这里也要感谢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对于本次系列访谈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们的“对话一把手”就到这里了。节目最后主持人黄彦代表编辑郝爽、监制刘斌,感谢大家的收听收看和参与。

责任编辑:赖仁杰(QV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