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对话一把手·砥砺奋进的北京——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2017-07-27 16:55

打印 放大 缩小



主持人(范奕):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各位听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又回到“市民对话一把手,砥砺奋进的北京”系列直播访谈节目的现场,各位好,我是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范奕。

主持人(张铮):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广播主持人张铮。欢迎大家继续回来。这次节目搭建的是全媒体的传播平台,大家可以通过北京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千龙网、北京发布实时收听收看我们的节目,并和我们一把手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范奕):今天做客BTV新闻演播室的一把手有两位,一位是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闫主任您好!

闫立刚:主持人你好,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张铮):另外一位是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宋书记您好!

宋贵伦: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各位听众、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张铮):在我们的观众区呢,还有两位参与我们前期意见建议征集的市民代表,我们对他们的到来也表示感谢。

主持人(范奕):这样两位一把手做客我们的节目,就是要和您一起说一说,北京市的菜篮子、市民的生活圈等与咱们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先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主持人(张铮):刚才说到其实是网络进行直播,所以要有请北京时间的主持人丁丁。

丁丁:大家好,我是北京时间的主持人丁丁。

主持人(张铮):在现场请来了观众朋友,他们会对自己关心的问题向一把手提问。

主持人(范奕):两位一把手做客我们的节目,就是要和您一起说一说,北京市的菜篮子、市民的生活圈等的话题,首先通过一组数据一块来了解一下。

(VCR)

主持人(范奕):不足以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可以决定社区的菜店开在哪里,到底里面卖些什么菜,会不会觉得有点意思呢?接下来介绍的是西城区的做法?

(VCR)

闫立刚:应该说菜篮子涉及到老百姓的一日三餐,老百姓买菜的需求应该是多方面的,卖菜的渠道应该也是多方面的,从目前来讲,北京蔬菜零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专门卖菜的实体店,比如说我们刚才看到的菜店,包括一些生鲜超市、社区菜店。还有搭载卖菜的一些商店,像便利店、社区综合体,现在有一些邮局也利用闲置空间为老百姓提供卖菜的需求。另外是蔬菜直通车,这些符合规范的卖菜车定时定点到社区卖菜,另外一种形式是网上生鲜超市,也就是在网上下单、送菜到家。应该说北京蔬菜零售方式多种多样、比较丰富。

在多种蔬菜零售方式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支撑系统,比如说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批发市场等等,像新发地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在京津冀、内蒙、山东,甚至在海南、广西都建有蔬菜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另外还要合理布局批发市场。大家知道新发地市场,还有现在正在建设的北京黑庄户蔬菜批发市场,这两个都是市级批发市场。

除了城六区以外,每个区还有一个区级蔬菜批发市场。还有物流配送体系,包括蔬菜的运输、仓储和加工。还有一个体系就是安全体系,怎么样保障蔬菜的安全,就是蔬菜可追溯的安全体系,蔬菜的身份能够追溯。

因为北京是特大型城市,很多必需品,特别是蔬菜都来自于外埠,对蔬菜的价格和供应有一个实时的监测体系。我们现在对新发地的18种蔬菜、超市的52种蔬菜进行监测。还对猪肉、牛羊肉的价格和供应进行实时监测。

另外还有政府的储备体系,以备不时之需,即使遇到极端天气也可以保障北京蔬菜的供应。

主持人(范奕):大家可能觉得菜篮子有什么,摘菜、买菜,其实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体系。

主持人(张铮):在保证百姓需求方面需要有政策的支持,这个需要问一下问宋主任?

宋贵伦:要调动政府、社会和老百姓的积极性,政府做主导,加大基本投入,第二要吸引市场组织来参与,第三动员社会来参与,大家一起来做。从具体措施来说,如果简单形象说,第一叫问需于民,问老百姓的需求。第二句话叫穿针引线,第三叫缺什么补什么,穿针引线打补丁,我们代表市政府的三四十部门,把大家组织起来,根据老百姓的需求,组织市区政府部门一起来干。今天闫立刚主任代表缺什么补什么,是具体缺体育、卫生、文化、教育、商业的,他来补充,我们今天坐到一起。从步骤来说,远的不说,最近十年来,市政府已经采取了四项步骤,是逐步深入的。

第一是建社区服务站,2008、2009年全区三千多个社区不到350个社区有服务站,达到350平米,组织全市的30多个部门用三年时间把服务站补齐。

第二步骤从2010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把社区公共基本服务项目和设施排查一遍用三年时间补齐。

第三步骤是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也是我们商务委和社区部门联动,经过几年覆盖了85%的社区。

第四步骤是构建网格化体系,通过信息化、网格化把政府、社会的力量整合起来,在市政府领导下一起根据老百姓的需求,缺什么、补什么来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主持人(范奕):说到菜篮子怎么不说菜市场,老百姓也特别关心,所以今天第二直播现场就安排我们的记者周宇来到东单菜市场,现在是优惠生活馆,接下来要联线前方的记者周宇,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你,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

(VCR)

主持人(范奕):非常感谢周宇带来的问题,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感慨一下,这样改了之后方便了晚下班的白领们,有没有其他的城市也承担这样的功能呢?

闫立刚:应该说卖菜零售方式很多,但是从老百姓买菜,以及吃早点等其他一些生活日常消费这一块应该说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存在着一些差距,特别是跟老百姓便利、放心、安全消费这样的需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特别表现在连锁的、规范的、有特色的这样一些菜店、早餐店、便利店的数量还不够,在空间布局上应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情,特别是要按照上周陈市长在全市生活服务业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交流电视电话会上的要求来抓好落实。

最近,我们重点要抓好两件事,或者说落实好两个指导意见:一个就是由市商务委、发改委、规土委、住建委等7个委办局联合印发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完善便民商业设施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疏解整治促提升,坚定不移地疏解区域性的批发市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坚定不移地拆除和整治开墙打洞、无证经营、脏乱差的一些商业设施。同时我们也要坚持疏解整治和品质提升同步推进这样一个原则,特别是对老百姓必需的菜店、早餐店等一些基本便民设施,要从规范、提升这样一个角度来加强布点和提升。

主持人(范奕):刚才说到提升,但是这个提升到底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有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

主持人(张铮):刚才在红头文件里有没有具体执行的规范和标准?

闫立刚:比如说在文件里面专门有一条,要按照升级为导向、建关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补建一批规范连锁的网点取代疏解整治的网点,对现有的菜市场应该按照本市生活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来进行升级和改造,特别是对因拆除菜市场造成居民买菜不便的,要按照拆一补一原则,确保服务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蔬菜零售等基本便民商业设施布点和面积,这个文件也做了一些规定。比如说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总体规模要按照千人600-700平米这样的面积来配置,菜市场千人要不少于50平方米,每个行政社区蔬菜零售网点的数量不少于2个。目前,各个区正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另外我还带来一份文件,这就是由市商务委、发改委等6个委办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主要是促进我市连锁经营的发展。

主持人(范奕):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便利店。

闫立刚:就是连锁化,包括便利店、餐饮店、菜店等行业的市场主体,通过实施“统一标识、统一规范、统一服务”等这样一些的组织形式。

主持人(张铮):有了这两个红头文件老百姓的心头踏实点了。我们现场有听众代表、市民代表,接下来把话筒交给他们看看有什么问题。

市民代表:因为这关系到我们个人和家庭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我想问一下在市商务委在这一块有什么保障措施  ?

闫立刚:食品安全涉及百姓的身体健康,这方面市商务委一方面是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加强现场的监测;另一方面,这两年市商务委还专门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我们叫北京“E追溯”体系,对肉、菜的来源建立一个可追溯的体系。目前北京市已经今年计划将在全市累计建1100个猪肉可追溯节点、1500个左右蔬菜可追溯节点。这些肉菜应该都是有身份的,老百姓可以通过商店追溯机来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平台来进行查询。

主持人(范奕):能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一起看一下?

闫立刚:比如说我的手机里面就有北京“E追溯”这样一个APP,我现在扫一下黄瓜上面贴的二维码,就知道这个黄瓜产地是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供货单位是河北省固安县新中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陈燕兵,包装加工企业是北京方圆平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主持人(张铮):追溯的非常详细。

闫立刚: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实现食品的来源可追溯、责任可追究。比如这个肉,是在哪家屠宰场屠宰的,通过什么环节运输的,是从哪个超市卖出来的。一旦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查询和追溯。

主持人(范奕):条形码是可以追溯的。

闫立刚: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将累计建立1100个肉的可追溯节点,甭管是散装的,还是包装的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来源的追溯,蔬菜累计是1500多个节点。

主持人(范奕):我可以看一下,如果不放心可以不买。

主持人(张铮):有这样的系统,大家吃起来就会越来越放心。最近所做城市社区建设真的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之前像宋主任讲过的,现在北京正在构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您居住的家里在15分钟之内就能够找到方便快捷舒适的社区服务。我们都知道最近正在做的,像开墙打洞专项整治等疏解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会让大家看似有点不太方便,这又该怎么解决呢?接下来我们跟着镜头到左家庄去看一看。

主持人(范奕):关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我有很多问题,可以说商户可以带给居民的服务,还有什么服务呢?包括我们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宋贵伦: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一刻钟把基本的便民服务享受到,大概说“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所覆盖的一个服务内容,41060180:4,指的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二是市场便民服,务第三是公益服务,第四是特色服务。比如说国际社区、少数民族社区; 10,是指十大类;60,是60多项;180,是180多项社会服务。 这是一个整体的服务范围。

当然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提高,我们会不断的搭载项目,不断的提升内容,不断的扩大范围和提高水平。

主持人(范奕):刚才说到疏解整治和拆墙打洞工作,推进之后对我们“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到底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宋贵伦: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有疑问,我自己来回答不一定特别有说服力,正好前天我看到一个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发了一个人大的信息,是引用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一个数据,调查显示随着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的推进,老百姓对社区的服务越来越满意,调查显示超市、杂货店、美容美发,以及银行通讯网店的覆盖在90%以上,幼儿园等为83.8%,家政服务、维修服务和文化设施相对低一点,五成左右。特别对当前的拆墙打洞治理老百姓也有反映,77.3%的被访者表示拆墙打洞整治对服务没有什影响,而且有利于将来提升服务的质量,只有22.7%认为不太方便,主要是指以后买东西需要到大超市,有些浪费时间。所以有意见觉得不方便,还是少数。

我想总体上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把低端的、劣质的拆除,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当然有一些确实造成不方便,我们下一步赶快把高质量、高水平的补上。

主持人(张铮):好的,我们现场也有听众朋友、观众有问题的,接下来把话筒交给他们。

观众:在疏解的同时大家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方面,以及修拉锁、配钥匙这样的小事,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抬脚就到呢?商务委在这方面又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范奕):我们观众关注的都是特别小的细节点。

主持人(张铮):针头线脑。

闫立刚:针头线脑小顶针,看似非常小的商品,但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便利。在老百姓生活必需品方面,除了加大连锁经营的便利店、特色店进社区、进街道发展以外,我们特别鼓励百姓生活中心或者叫社区综合体这样一种新的模式。这两年在北京一些区,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像西城、朝阳、海淀等,出现了百姓生活综合体,或者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样一种商业业态。这种业态的特点,一个是重点服务于社区老百姓,服务半径就是一个小区,服务内容集成了餐饮、便利店、家政、洗衣、修理等,也包括针头线脑小商品的服务,有一些综合体还搭载有一些文化娱乐的项目。现在这些在全市已经建了40家,下一步我们想进一步来推进百姓综合体的建设。通过这40家百姓综合体的运营情况来看,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这个地方不仅成为了老百姓社区消费的一个去处,而且成为街坊邻里、社区居民社交的一个交流场所。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各种业态的品牌连锁企业能够进入这样的社区综合体,市区商务部门还将对生活性服务业的规范连锁发展给予支持,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

主持人(张铮):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丁丁。

丁丁:感谢主持人和嘉宾,的确是越来越方便,接下来回到新媒体的时间,看一下北京时间搜罗出来的热词,给大家看一下,社区便民服务综合体、“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便民商网点、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服务业扩大开放、农副产品市场、撤一补一、建关结合,按照大家关注的高低,根据字号的大小进行了重新排列,目前字号最大的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社区便民服务综合体,是咱们家门口的事,最基础的事、也是能体现获得感的事。

(VCR)

主持人(范奕):老百姓的要求其实特别简单,多一点我们就更方便了,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呢?

闫立刚:这是非常有可能的,现在各个区在新建小区里面都规划了社区综合体这样一些空间;对于老旧小区,各区也在积极利用疏解腾退的空间加强商业网点的建设,特别是社区综合体的布局,各个区都有规划。我相信社区综合体在未来会越来越多。

主持人(范奕):刚才说到,居民希望社区综合体越来越多,多了以后希望做的越来越好。这个好有没有标准呢?通过一个小片来了解一下。

(VCR)

主持人(张铮):刚才我们看到生活服务都是老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的事,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新的服务规范?再一个问题执行这种标准和规范有没有难度,咱们应该怎么监督?

闫立刚:生活服务性规范和标准,直接关系到生活服务业的品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程度,这几年我们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对生活服务性11个行业重新修订了24个规范,应该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覆盖生活服务业全行业的标准规范体系。现在的工作重点把这些标准规范从文件、文本上能够落实到企业当中,落实到实际经营当中去。这方面,今年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宣传、加强贯标,我们请了一些专家,包括委托一些协会、中介组织进行宣传,也拍了一些宣传片,有些是针对企业的,有些是针对消费者的。比如说家政服务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现在大家关心能在哪儿找一个满意的家政服务员,通过这样一个宣传片能告诉消费者怎么找到一个满意的家政服务员,洗染的衣服是不是符合标准。通过这样的宣传、贯标让经营者对企业的开业条件、服务规范、经营规范,包括服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大家都能有一个熟知和了解。

另外,我们将配合工商、税务、食药、卫生等部门加强综合执法,通过“两随机一公开”等形式对不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强制性标准执行的企业进行处罚,并且曝光。对一些引导的规范标准,通过树立标杆、树立典型、加强宣传,特别是对违规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通过宣传引导,逐步让经营者能够按照规范、按照标准来为老百姓提供满意放心的服务。

主持人(范奕):刚才您的分析,老百姓对高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回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未来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会有哪些新的打算和规划呢?

宋贵伦:最近市委市政府将要出台二个三年规划,一个是《关于加强北京市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三年行动计划》、一个是《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两个《行动计划》里面,对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建设简单说将要采取四项主要措施:

一是再次普查,五年之前我们做过一个普查摸底,到底社区里面缺什么,为下一步补什么奠定一个基础。

二是深入挖潜,一方面疏解整治之后拆出的一些空间,我们把它充分利用起来,今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采取了一项措施把中央和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起来,今年要建立200个社区之家,把中央机关已有文化设施、服务设施让老百姓来共享,比如说新华社、广电总局,都非常好。新华社石景山办公区整个大食堂的一层完全交给市民来用,这样为弥补我们公共服务的不足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三是尽快地覆盖,最近蔡书记和陈市长提出来加快“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原来到“十三五”末实现全覆盖,现在覆盖85%,我们现在按照新的计划准备提前两年覆盖。

四是通过星级提升,不断搭载一些项目让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不断的改善提升。

同时,我们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基本思路是目标加指标,就是提出三年目标以后,每一项主要工作配了若干精细化的指标,都是便于考核的,比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80项达到什么样水平、怎样考核,这样的目标是为了加快推进覆盖,指标是微细加精细,就是刚才闫立刚主任讲的。

主持人(范奕):感谢闫立刚主任和宋主任作客我们的演播间,聊了很多主要是大家关心的针头线脑非常小的点,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下载“E追溯”这个APP,但是我相信这个过程当中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主持人(张铮):我们未来的生活是非常值得期待,未来以我们的家为原点,周边的社区服务会越来越方便。  

主持人(范奕):接下来我们还是要做一个明天的预告,因为明天我们继续在7点半有直播,明天做客直播间是北京卫计委和文物局的一把手,聊的话题都是大家生活当中息息相关的一些内容。

主持人(张铮):所以大家可以继续通过北京城市广播、BTV新闻频道、首都之窗、北京时间、千龙网、北京发布关注我们的直播节目。 

主持人(范奕):如果你有什么样的问题,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和我们进行互动和交流,说不定明天就会在现场通过丁丁发布视频或者是语音了。

感谢二位领导作客我们的直播间,明天7点半不见不散了,明天见。

责任编辑:申东昀(QV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