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专访农业循环经济专家吕正雄博士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千龙访谈,我是主持人游游。在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农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生态怎样去修复以及保护。带着这些问题大家把目光聚焦到“2016年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论坛”上,今天我们也请到首席专家吕正雄博士,吕博士,欢迎您,跟我们网友打声招呼。
吕正雄:谢谢您的邀请。各位网友好,我叫吕正雄,我是从美国南加州来的,曾经在学术界,在南加大教学教了30几年,也做过上海交大的客座教授。从事这方面一辈子,一直到现在还是在做这方面。
主持人:吕博士,在我们节目开始之前先为我们普及一下什么是农业循环经济?
吕正雄:简单地来讲,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很简单了解,就是我们的种植、养殖。把种植、养殖以及在加工的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过大众的消化,消费以后产生废弃物,把废弃物资源化,再回到广大的种植养殖区,这样变成一个循环。整个循环的链,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农业循环经济。但是我们讲,所谓新型的或者改良的农业循环经济应该包括三个内涵,第一,我们对资源利用所谓节约化、高效化,能够达到节约化、高效化,这样才可以达到我们所谓农业循环经济,我所谓节约化、高效化,比如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肥料上,甚至农药都是一种资源。未来达到节约化、高效化,就不能随便浪费,随便使用,这对我们国家很重要。举个例子说,我们国家农业可耕地非常缺乏,我们占有全世界大概不到十分之一的可耕地,可是我们要养活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所以这对中国特别重要的,必须要节约,更高效。水资源也一样,占有全世界不到四分之一的水资源,就说化肥的使用,目前差不多使用超过400公斤一公顷的化肥,对发达国家来讲,他们大概只使用250公斤,这是他们的红线,超过这个红线就要警戒,可是我们都用到400公斤。这意味着我们节约化、高效化没有做到。这是第一个内涵,我们没有做到。
第二,所谓改良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注重清洁化,就是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所谓清洁化就是不要造成污染,比如我们使用化肥,化肥使用过多,会造成大地污染,同时造成土壤板结问题,所谓盐碱化,土壤失去保水、保肥等等很多功能都会失去。而且更进一步的,因为污染在广大农业区,也造成食品安全的问题,造成大众健康的问题。所谓生产过程清洁化,这是第二个内涵,必须要达到的。
第三,在所有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要把它资源化。这个资源化不能用传统方式,很难达到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注意这三个内涵,整个农业循环链条就可以连接起来,就没有缺口,这才是我们真正达到所谓农业循环经济。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我们国家可耕地只占全球十分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包括刚才提到很多方面,您帮我们总结一下,中国现在的现状是什么样,为什么要大力提出农业循环经济?
吕正雄:中国的现状,可以说在整个农业循环经济来讲是粗犷型的,不是节约型的,这个怎么讲呢?比如说使用农药,一直累计一直增加药量,使用肥料也一样,刚才讲,肥料的使用量超过前世界那么多。因为这些就造成我们国家整个农业种植区、养殖区一些问题。不止是污染问题,还有其他安全问题,等等问题。这是我们国家农业是一个粗犷型,不注重节约,也不注重高效的问题。这个问题引申出来会造成大地的污染问题,这一系列问题,还有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这都是我们国内现在还没有真正做到更高的标准。因为这样,产生这么多问题,我们要解决。目前解决可以说只有唯一一个方法,就是我们要执行去发展改良性农业循环经济,所以中国必须要这么做,要不然我们的农业就不能再往上一层,那其他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健康问题都会收到影响。
主持人:新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改善我国的农业问题吗?
吕正雄:是的。我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化肥用多了,我们知道化肥用多了,产生很多问题,刚才讲的大地污染问题,破坏土壤。这些问题要解决,其实有方法的,西方也都在做,起码在三四十年前已经做了,我们还没有。因为要解决化肥,目前来讲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有机肥的用量,我们国家有机肥用了差不多才有了20%,西方国家有机肥跟化肥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很多国家超过一半。我们化肥使用这么多,造成化肥很多问题。未来达到这个目的,刚才说怎么达到,现在用有机肥,有机肥怎么来的?有机肥就是由废弃物的资源化来的。这也就说,农业产品应用,产生废弃物,如果把它变成有机肥再加到农业去,这就变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就解决我们的农业问题。如果我们去重视农业循环经济,当然就解决问题。
主持人:您刚才说西方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做农业循环经济,他们有哪些点是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的?
吕正雄:西方很早就开始了,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借鉴方式很多,归纳起来讲有五个方面可以借鉴。第一,西方很早就完善法律法规,跟循环经济有关。法律法规等于循环经济的基础,必须有这些规定,大家去遵从。法律法规我举一个例子,像资源回收的法律,美国在1965年就有废弃物的处理,排除法。那个时候他们觉得这个不够,未来要把废弃物作为循环利用,有效循环利用,就必须再有一套法律。所以他们在1970年,大概40年前就已经做了这些事情。这个法规就叫《废弃物回收法》。可是到了1970年他们觉得还不行,那个时候我到美国以后,从事这方面。到了1976年又开发一套资源节约跟回收的法律,意思就说,资源要重视两方面,一方面重视资源的减量化,一方面重视资源的资源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几乎是同等重要的,在1976年就立这个法。这个法当然很多,2000年有一个有机农业法,2002年为了鼓励农场能够更利用新型技术,还有《农村投资法》等等,这些法律给发达国家形成一个基础。所以我们国内要做这些事情,基础也要建立在法律跟法规上,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因为他们开发这几十年来,有各种不同的讨论,各种不同的实验,这些我们都可以借鉴。
第二,差不多在1980年以后,美国就开始针对所谓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个目标开发各种不同的农业模式。比如说,种植轮作模式,免耕模式,增加有机肥使用的模式,让大地有机值能够增加。这些农业模式都是针对所谓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做的。在这种模式下,他们开发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国内现在还没有做得那么好。
第三,我们可以借鉴的,资源化的模式,资源化的模式我们国内也是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资源化,清洁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科技的开发,包括选优良的种子,怎么去配很好的肥料,施肥配肥,用新型的高科技来回收我们的废弃物等,这整个技术使用,国外三四十年慢慢开发出来了。这是第三点我们可以借鉴的。
第四,国外非常重视农业循环经济的研发和教育。我先讲教育,国外对农民的教育很重视,就美国来讲,目前美国农夫有大专毕业大概占20%,可是回观我们国内,目前少于1%,几年前的统计是零点六个百分比。这是做教育。他们农民基本上有12年以前的教育,还有再教育,每年再教育,再培训。我们国家对这方面就没有,甚至我看报道说,我们国家有的农民甚至还没有小学毕业,竟然占到38%以上。所以农业教育制度也可以借鉴外国的。我整个叫教育和研发。研发也是一样,研发新科技,当然我们现在国家开发有钱了,国家也可以投资,企业也可以投资,渐渐做得蛮不错。西方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他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金钱做研究,我们很容易借鉴过来。
第五,我认为财政方面,像美国,当然美国是一个农业产品全世界最多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对农民补助最高的一个国家。举个例子,他们在2002通过这个法规,就五年里补助所有农业区,美国比较有规模的大概有200多万个,补助就有220亿,可以看出补助多高。当然补助不会浪费掉,因为回收会成倍。所以说对农业的补助是不会浪费掉的,只有更增加将来生产。所以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农业财政的补助更要再加强。这五个方面我认为是我们对西方,尤其是先进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借鉴的。
主持人:这三四十年西方的宝贵经验,包括新技术、新模式,包括刚才说过的教育和立法,都可以唯我们所用。您能不能再为我们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有哪些创新技术能够用在农业循环上?
吕正雄:创新技术现在讲起来蛮多的,可以从资源的利用一直到清洁生产,一直到循环经济。我刚才讲,我们有一个大缺口,就是资源化的科技。资源化,我举这个例子,我们国内传统使用的技术就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可以说用一个名字生化技术,生物化学,用耗氧微生物做堆肥,这方面我们也改良很多。另一方面用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技术。当然这些技术都是很不错的。因为这些技术,人类都用了很久,有历史记载的到现在为止大概超过4000年,当然也有一些改进。到今天为止,还是有一些瓶颈。比如生产过程很慢,堆肥要两个月很慢。而且堆肥过程会产生臭味,老百姓不太喜欢。而且对很多病毒、病菌、寄生虫、杂草的种子都没有办法完全去除掉,可以去除一部分。这都是缺点。对有毒的东西,不久前,国外也报道了,说我们的鸡粪,抗生素有60—90%加进去都跑到鸡粪里。如果用传统的生化法很难完全除掉。如果再变成资源化加到土里,就累计在土里,就造成很多安全问题,污染问题,这些问题都来了。像这种情形,我们必须要找一个比较创新型的,也就是说传统的所谓生化方法用了几千年的方法,国家也在鼓励,大概目前这是主流的方法,大部分用的这个方法。当然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用,但是将来还是要考虑一下,因为这个方法小型可以用,放大就有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养猪场,养猪废弃物,在五万头以内勉强用,五万头以上你说我要用堆肥,用发酵,这个问题就会来了。问题现在渐渐在发生,在我们国内,我们必须第一要快速,第二把有毒物除掉,包括刚才讲的抗生素,甚至病毒病菌。因为农业区有很多废弃物,我们必须要用新型的,而且要用综合的技术才可以解决。
我举几个例子,农业区有农业秸秆问题,很大一部分烧掉造成空气污染,这个解决方法还没有比较经济有效,而且可以这么大量,因为量太大,可以部分解决,量大就要用更好的方法,要解决畜禽粪便的问题。第三,还没有很重视病死的畜禽,因为病死畜禽百分比相当高,有些都高过10%。这个在我们以前报道也都有,黄浦江丢几万头猪,病死畜禽在农业区也是很大问题,以前埋了,病毒病菌都没有杀掉。我们有残留农药问题,要处理必须要有新型的方法。这个就要用到新兴的方法。如果谈到新型方法,我举一个例子,传统用生化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用新型,有一个方法叫热化法,热化学法,这个方法就非常快速,几小时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肥,变成资源。你要用传统方法,可能要两个月,因为传统堆肥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且产生臭味,有二次公害。这个没有,而且可以把病毒病菌都杀死,杂草种子也都破坏掉,有毒的有机物抗生素都分解了。像新型的才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可以大量,养殖场不要说5万头,就算50万头,100万头都可以轻易解决。而且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不管什么样的废弃物,可以做一个综合处理,可以省很多钱,甚至在农业区也有很多废弃物。比如说农业区的农民,有生活废弃物,有垃圾,有餐厨,有废弃,水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在一个农业区,专门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对农民来讲或者对农业区来讲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不可能请这么多专家在那边操作处理厂。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综合处理的新型技术,这个技术是有,如果我们去开发是非常经济有效的,而且产生出来的不止是传统只能做固态肥,这个还可以做液态肥,液态肥比固态肥有更高的价值。这种热化法的技术就是我们可以使用的技术。
主持人:在我们关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很关注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在这方面您有什么观点?
吕正雄:关于生态,当然我们国家有很多生态问题,我归纳成七个生态危机。当然这个危机不止是农业区的危机,农业区的危机我们刚刚讲了,大面积的污染,受到农药污染,化肥的污染,化肥氮磷钾使用率很低,我们使用率在30—40%。那剩下的60—70%跑哪里去了,就污染去了。因为化肥要灌溉,一灌溉就冲走了。化肥越用,土壤越板结,不能吸肥料,也不能吸水,就盐碱化,这都是生态问题,用有机肥可以解决。这是一类的生态危机。另外一类生态危机,人口也在增长,但是我们耕地没有在增长,我们耕地就这么多,我们可用的大部分都用了。那我们要增加怎么办呢?其实在我们国家,有两方面的耕地我们可以增加,当然我们必须要解决生态问题,才有办法增加。一个是盐碱地,一个是荒漠,我们有广大的沙漠,这些沙漠如果我们有新型的技术,我们是可以把荒漠造田的,所谓沙产业。以前我们请专家,不是中国要发展沙产业吗,这是可以做到的,目前技术也有了。这是另外一个生态危机,这个生态危机可以用广大的废弃物,比如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泥,养殖废弃物,这么大的量,我们可以拿去制沙,因为沙漠化以后,沙漠不保肥了,很多功能没有了,加了有机肥,高品质的有机肥就可以把这个救回来。再加上节水型的灌溉系统,再加上集水系统,是可以救回来。这么多类所谓生态危机,其实可以从资源化衍生出来的产品去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有相关性的。
主持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也有了很大成就,我们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它的经济基础,也有它的物质基础,我们现在是心系农业,也特别担心农业,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解决这么多问题,也教会我们这么多。谢谢您。
吕正雄:也谢谢的邀请,也谢谢各位的收看。
主持人:各位网友,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