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新闻发布会

    9月27日15:00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新闻发布会。届时,市政府侨办有关领导将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出版大厦9层

更新时间:2016-09-27 15:26:57
  • [主持人]2016-09-27 15:04:55

    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

  • [主持人]2016-09-27 15:05:36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新闻发布会。市华侨华人“京华奖”是北京市授予侨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和奖励在首都建设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

  • [主持人]2016-09-27 15:06:02

    首届“京华奖”颁奖大会已于2014年5月成功举办。为及时向社会公布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表彰工作的有关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市政府侨办的领导向大家介绍情况,并且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北京市侨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史立臣。首先请史立臣副主任介绍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有关情况。

  • [史立臣]2016-09-27 15:08:07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与大家见面,共同分享第二届“京华奖”的成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京华奖的由来和第一届“京华奖”的相关情况:

  • [史立臣]2016-09-27 15:08:20

    2013年3月,中央正式批复设立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在首都建设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是北京市授予侨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每两年开展一次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人数每次原则不超过10人。

  • [史立臣]2016-09-27 15:09:05

    十八大后,在全国清理评选表彰项目期间,中央批准新增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将该奖项纳入北京市市级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给予表彰奖励,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侨界群体的高度重视和“京华奖”的重要意义。

  • [史立臣]2016-09-27 15:09:20

    按照《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评选实施办法》的规定,“京华奖”的评选对象主要包括: 1. 在国外学习、工作、生活的华侨华人; 2. 在国内学习、工作、生活的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 3. 港澳同胞。

  • [史立臣]2016-09-27 15:09:59

    “京华奖”获得者应热爱祖(籍)国,拥护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关心祖(籍)国建设,为我市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 [史立臣]2016-09-27 15:10:14

    (一)在本市投资创办企业,在促进就业、纳税、引领产业发展方面作用明显,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二)推动海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北京地区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三)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国与驻在国民间友好交往,以及北京与驻在市民间友好交流交往,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推动首都建设国家文化中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 [史立臣]2016-09-27 15:10:38

    (四)促进本市对外交流合作,在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五)为本市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重要建议,并经实施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为本市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七)为本市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 [史立臣]2016-09-27 15:11:28

    2014年5月8日,为肯定和鼓励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为首都建设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促进优质侨务资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市侨务工作会议暨首届“京华奖”颁奖大会。与此同时,考虑到对历史上为北京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应同样给予肯定和表彰,决定首届评选设立“特别荣誉奖”。吴清源、谢家麟、李桓英、何鸿燊、吴良镛、吴佑寿、李文正、粟秀玉、雷学金、曾宪梓、陈永栽、谷建芬、黄双安、潘文石、杨孙西、彭云鹏、霍震霆、伍淑清、陈江和等19人获得“特别荣誉奖”荣誉称号。“特别荣誉奖”仅此一届,以后不再设置。

  • [史立臣]2016-09-27 15:11:34

    第二届“京华奖”申报推荐工作从2015年12月10日起开展,已完成组织申报、初审、征求意见、综合评审和社会公示五个环节。 按照《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评选实施办法》规定程序,广泛发动全市各区、部委办局、市属机构以及中央在京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412家单位开展推荐申报,共收到48家单位的申报材料,推荐申报人选98人。本届申报人数与首届(不含特别荣誉奖)申报人数相等。科技界申报人数有所增加、占本届申报人数的44%(首届为38%);中央在京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更加积极参与,占到推荐申报人数的29%(首届为24%)。

  • [史立臣]2016-09-27 15:12:35

    2016年5月12日,召开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组织30家成员单位对候选人进行初审,从98名候选人中研究确定了21名建议人选。并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 2016年7月20日,程红副市长组织召开了评选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按照会议讨论意见和各相关部门反馈意见,综合衡量候选人对首都发展的贡献度、在行业领域中的代表性、在侨界的美誉度和在社会上的正面影响力,研究确定了10名建议获奖人选。

  • [史立臣]2016-09-27 15:13:06

    2016年8月2日至8日,评选结果在北京日报、首都之窗、北京侨网等媒体进行了7天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情况反映。 第二届“京华奖”10名获奖者,涵盖经济、科技、社卫教体、文化艺术及公益慈善等领域,在不同行业为首都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

  • [史立臣]2016-09-27 15:13:38

    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中林,男,美籍华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史立臣]2016-09-27 15:14:12

    许荣茂,男,香港同胞,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

  • [史立臣]2016-09-27 15:14:23

    李勇杰,男,美国归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

  • [史立臣]2016-09-27 15:14:36

    李稻葵,男,美国归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

  • [史立臣]2016-09-27 15:14:52

    吴晨,男,英国归侨,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 [史立臣]2016-09-27 15:15:08

    何超琼,女,香港同胞,信德集团董事总经理。

  • [史立臣]2016-09-27 15:15:23

    郑哲敏,男,美国归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 [史立臣]2016-09-27 15:15:34

    孟宙,女,德籍华人,德国联宇(咨询)公司总经理。

  • [史立臣]2016-09-27 15:15:46

    莫华伦,男,香港同胞,世界著名香港男高音,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

  • [史立臣]2016-09-27 15:15:57

    蔡蔚,男,加拿大籍华人,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史立臣]2016-09-27 15:16:23

    以上就是第二届“京华奖”的基本情况,谢谢大家!

  • [主持人]2016-09-27 15:25:30

    下面把时间交给在场的各位媒体朋友,请大家提问,提问前先通报所在媒体名称。

  • [香港大公报记者]2016-09-27 15:25:56

    我看到评选对象中主要包括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港澳同胞比较明显,其实很多人对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不是很清楚,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 [史立臣]2016-09-27 15:26:09

    侨务工作也是一个相应的专业性工作。如果说华侨在海外形成华侨的身份叫做在海外取得了驻在国永久和长期的居留权。取得居留权以后,在国外生活工作两年之内,还得在国外保证有18个月连续居住的实际居住,我们才把它叫做定居。还有一种情况,在海外生活了满5年,但是我们没有取得在当地的身份,没有取得永久和长期定居身份,如果说他在那里已经连续30个月,在国内文件里也规定可以作为华侨。有了华侨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当他回到国内的时候,放弃了国外的身份或者永久居留权,回国以后,确定为归侨。归侨的亲属,这个范围相对来讲比较大,他的上三代跟下三代都可以算做侨眷的范围,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制定的归侨侨眷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如果大家想了解归侨侨眷、华侨华人表达很准确的概念,可以上北京侨办的官方网站看一看。

  • [北京日报记者]2016-09-27 15:26:35

    本届“京华奖”获奖人在各领域具体分布情况怎么样?

  • [史立臣]2016-09-27 15:26:45

    这次“京华奖”一共评选出十位侨届的精英。一个是科技界人士这里有三位,王中林,美籍华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有是郑哲敏,美国归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有蔡蔚,是加拿大籍华人,他们三位都是科技界的。还有社卫教体届,李勇杰,美国归侨,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李稻葵,是我国的经济学家,美国归侨,清华大学经管学员金融系教授。还有吴晨,英国归侨,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还有孟宙,德籍华人,德国联宇(咨询)公司总经理。经济届人士是何超琼,香港同胞,信德集团董事总经理。还有一位是莫华伦,是香港同胞,著名的男高音。最后一位是公益届的人士许荣茂,在世界各地捐款很多,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谢谢大家。

  • [主持人]2016-09-27 15:26:57

    由于时间关系,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对“京华奖”新闻发布会的关注。谢谢大家。